学校首页本站首页最新动态合作信息校友工作社会捐赠政策文件项目动态服务指南
合作信息
 需求对接 
 专家库 
 服务团队 
 服务平台 
 
教师团队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合作信息>服务团队>教师团队>正文
旅游的文化形象及竞争力创新国内合作服务团队
2019-07-03 15:09  

 

团队负责人: 孔海燕

一、团队简介

旅游的文化形象及竞争力创新团队是依托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旅游服务与管理中心的国内合作服务团队,团队负责人为孔海燕教授。该团队主要研究与合作方向包括:旅游区域经济、旅游创新与创业、旅游规划和目的地形象、旅游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等,涵盖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专业,团队现有主要成员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人,博士以上职称6人。团队近五年先后承担教育部、山东省“中国文化对新生代员工“大五人格”影响作用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山东省红色旅游开发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生态安全视角下:湿地景区开发涉入、游憩冲击、社区冲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等课题15项,“燕喜堂医药智慧平台建设”“白沙滩镇旅游规划”等横向课题12项,总经费达384万元,在国际期刊共发表20多篇SSCI期刊论文,国际化特色突出,国际合作网络广泛。

二、主要研究与合作领域

1、旅游管理

2、旅游与文化

3、人力资源管理

三、团队成员信息

1、孔海燕 女,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中青年旅游专家。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处处长。山东大学威海旅游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策划与开发、旅游与文化。国际SSCI期刊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编委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编委,美国饭店业协会教育学院注册高级教育导师 (CHE),国际英文期刊: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等5个国际期刊英文审稿人。迄今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项目2项,横向课题20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SSCI、CSSCI、EI等期刊收录论文50余篇。研究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旅游学刊》等国际S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奖励(2015 Citation of Excellence),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次,山东省旅游创新奖三等奖,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威海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新时代旅游行业女性榜样时代学人”、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山东大学威海“优秀教师”、“优秀本科生导师”、“我最喜爱的导师”等荣誉称号。

2、刘超,男,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副院长。刘超博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创新管理。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CSSCI、EI、ISHHP等检索论文10余篇。

3、韩国圣,男,副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地理学会会员,美国地理学会旅游、游憩与运动专业委员会委员,Tourism Geographies编委兼中文摘要编辑,国际学术期刊Tourism Geographies(SSCI)、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SCI)等匿名审稿人。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旅行规划,社区旅游发展,旅游社区发展的能力建设。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SCI、CSSCI等期刊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disempowerment of host residents: types and formative mechanisms》成果获得威海市社科三等奖。

4、布乃鹏,男,讲师,香港理工大学旅游规划博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管理硕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亚太旅游协会中国专家、山东大学旅游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注册高级教育导师(CHE),世界旅游互联网大会副秘书长(ISTC)。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竞争力等领域研究,已在国际和国内旅游与酒店管理领域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和论著六部,参与部级和省级研究课题8项,参与中国旅游城市和景区规划项目多项,并完成多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项目。

5、周晓歌,女,讲师,旅游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旅游可持续发展。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课题1项,同时参与其他纵向横向课题1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旅游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代表著作: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译著)、北京市非传统旅游资源与产业成长研究。

6、于静静,女,讲师,管理学博士。《外国经济与管理》(CSSCI)匿名审稿人。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CSSCI)匿名审稿人,在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主持山东省社科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CSSCI期刊收录论文7篇。

四、团队主要合作项目(近五年)

1、中国文化对新生代员工“大五人格”影响作用研究,山东省社科,经费3万。

2、国际视野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山东省教改,经费3万。

3、燕喜堂医药智慧平台,燕喜堂医药有限公司,经费15万。

4、白沙滩镇旅游规划,白沙滩镇政府,经费10万。

5、4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银滩管委,经费18万。

6、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白沙滩镇政府,经费10万。

7、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村级方案),白沙滩镇政府,经费30万。

8、乡村旅游规划,夏庄镇政府,经费3万。

9、台依湖商业模式策划,台依湖有限公司,经费15万。

10、“鸢都龙城”营销绩效评估与品牌提升,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经费18.5万。

11、高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威海市高区科技发展计划,经费10万。

12、全域旅游视角下山东省红色旅游开发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经费2万。

13、“仙境海岸”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经费18万。

14、山东省旅游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及响应性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经费4万。

15、山东省旅游市场秩序调查测评,山东省旅游局,经费95万。

16、山东半岛城镇景观地方感塑造机制与区域效应研究,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经费2万。

17、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角色及治理研究,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1万。

1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海南医疗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策略研究,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筹经费。

19、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目,经费1万。

20、生态安全视角下:湿地景区开发涉入、游憩冲击、社区冲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经费10万。

21、基于生态博物馆视角探讨济南民宿发展,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经费0.5万。

22、中国湖州市南浔区旅游战略规划,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项目(UNWTO),经费100万。

23、中国旅游经济均衡增长转型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经费8万。

24、国际学生威海本土文化体验交流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经费3万。

25、转型经济下山东省企业协同管理创新的驱动要素、路径分析及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经费3万。

26、雇佣关系情境下冲突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费1万。

27、威海智慧化城市发展规划与数据录入,横向课题,经费10万。

五、联系方式

1、联系人:布乃鹏老师

2、邮件:bunp@sdu.edu.cn

六、合作图片

团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台依湖田园综合体项目

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Dogan Gursoy教授合影

关闭窗口